化化妝品促銷存在10大陷阱
某知名日化品牌廣州、佛山地區(qū)負責人楊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廣義上的化妝品包括護膚品和彩妝。為了拉動銷售,尤其在節(jié)假日期間,商超的化妝品商家都會不斷翻新花樣,用活動、買贈的方式處理庫存,并誘導消費者多消費。常見的商超化妝品促銷陷阱主要有10大方面:
1.滯銷品促銷。一般化妝品的保質(zhì)期是3年,保質(zhì)期過了2年的化妝品一般都會低價促銷。但很多消費者只對價格敏感,對保質(zhì)期并沒有過多關注。
2.“超低價”促銷。大部分出廠價較高的化妝品,超市會將出廠價抬高20%左右后賣出,由于零售價格較高,這類化妝品平時的銷量一般。而在促銷期間,超市會把這些化妝品的價格“打回原形”(接近出廠價),給消費者造成一種“超低價”、“超低折扣”的障眼法,以拉動銷售。
3.勁爆抽獎。買化妝品可參加抽獎(轉(zhuǎn)盤、刮刮卡比較常見),高獎項往往非常誘人,但誘人獎品的中獎率幾乎為零。
4.限時搶購。節(jié)假日期間,不少商場會在其露天廣場大搞化妝品大型促銷及限時低價搶購活動。其實,這些限時搶購品都是低價位的大眾產(chǎn)品,如隔離霜、粉底液等,搶購時間不確定,而且數(shù)量非常有限,其主要目的是聚集人氣并制造哄搶場面。很多消費者駐足圍觀多時也搶不到所謂的“限量品”,或者搶到了也很失望。
5.空瓶抵用現(xiàn)金。一般空瓶可抵消5元或者10元,新“玩法”貌似幫消費者節(jié)省了資金,并大打環(huán)保旗。但實際上,這種“空瓶抵現(xiàn)金”形式的優(yōu)惠力度不如正常的送現(xiàn)金券,是用新鮮感吸引顧客多消費,這種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消費者對其他化妝品品牌的選擇。
6.買化妝品送護理。一些日化化妝品店(包括商場專柜中的護膚體驗中心)、美容院,在淡季時會瞄準消費能力較高的顧客推出“買護膚品送護理”服務,實際上是將護理的服務價值加在化妝價格中,抬高價格賣給消費者。而在節(jié)假日大促銷期間,商家會把“送護理”的護膚品價格降低一半以上,吸引消費者購買,但其實所送護理的整個療程時間也縮短一半。
7.送積分券。這在促銷期間的商場專柜及化妝品店較常見。短期內(nèi)必須消費或者兌換積分禮品,不然作廢。積分兌換額度受禮品價值限制,一般不會讓消費者將所積積分全部兌換完,也不能同時兌換兩樣以上禮品。而在積分券使用后,剩余積分(不論多少)全部歸零,這對于積分較多,但當次兌換積分較少的消費者來說,非常不劃算。
8.送現(xiàn)金券。一般都是送定額現(xiàn)金券,也是變相的打折。然而,現(xiàn)金券必須是有限期地兌換,而且兌換的產(chǎn)品幾乎都是過季庫存品。
9.滿額送贈品。專柜總會巧妙地計算出超值的贈品金額數(shù)字,讓我們恨不得當即買下。其實這些贈品往往是消費者用不上的或是滯銷品甚至是“三無產(chǎn)品”。但贈品也有可能是廠家的新產(chǎn)品,強制消費者試用其新產(chǎn)品對于廠家來說更加有利于新品的推廣。
10.買化妝品,送免費的美容培訓。通過課堂上的化妝、護膚知識傳授,讓消費者對該品牌的“專業(yè)”度高度信任,引起沖動消費。